「我失業了。」
年近半旬的女性雜誌社主管,原以為能穩穩做到退休,然而各個產業在E世代的來臨後迅速大洗牌,書店、相機行、相片沖印店等,沒有轉型成功的產業勢必面臨被市場淘汰的衝擊,這位大嬸因此遭遇公司倒閉,被迫接受中年危機的挑戰
當人生遇到重大意外,打亂一切生活的節奏,每個人第一時間的反應不同,有人不禁潸然淚下、彷徨失措,清大嬸選擇扛起重擔,重新規劃下一步,泰然向兩子女一一規範,往後的開銷必須大幅減小。
剛考上大學的大女兒緊張擔憂、只想休學的高三小兒子體貼關心:「公司倒閉,難道都沒有一點蛛絲馬跡嗎?妳為什麼不早點找下一份工作?」
大嬸一邊用食指一鍵一鍵笨拙地搜尋工作,一邊面無表情地回答:「主管一定是最清楚公司營運狀況的。唉,我也沒想太多,只想做個負責的主管,陪他們走到最後。」
從沒真正踏入職場的孩子,自然是不能理解,大嬸心裡也很清楚,中年轉職不容易再做上班族。大嬸看看大叔,大叔是平面廣告設計師,做了一輩子的設計,就像她,除了一口流利的業務嘴,再也沒有別的技能,與其浪費時間大海撈針,不如一開始便鎖定目標在門檻低的餐飲業。
才不到一週,大嬸便決定要出來擺攤賣蔥油餅,跌破兩子女的眼鏡,劈頭就丟出一句最大的問題:「妳這樣要花多少錢?」
自己從零開始創業最花錢,一般加盟的花費也不便宜,在多方比較下,選擇最便宜的加盟品牌已是大嬸的底線。
家裡的儲蓄不夠用,就向親戚借錢,再不行就一點一點地變賣金飾嫁妝。大嬸卸下當主管時的威風傲慢,不論借錢時多像個初出茅廬的詐騙集團,一點也沒有做業務時的口才與自信,
滿口盡是真誠乞求,她也全然豁出去了。這時候不吃苦,難不成吃土有比較香甜嗎?
大嬸把工作不穩定的大叔也拉來創業,花了一週時間接受加盟業主的實戰訓練,再花了一週的時間尋找場地,最後順利在一間小小的印刷店前租用騎樓擺起餐車,招牌的顏色顯眼亮麗,大嬸滿眼希望,開張第一天便一一請房東和鄰居們吃蔥油餅,在太陽的照耀下綻放笑顏,相信這個好天氣一定是在預言一切將漸入佳境。
蔥油餅從中午營業到晚上,週一公休,生意最好的總是下午至傍晚時間。對面放學的學生紛紛出籠,最少也會有三兩結伴好友被香味迷惑而來;週三總有文質彬彬牽著雪納瑞的男子前來消費,每次都買一份蔥油餅;隔幾間店面就能遇到的便當店老闆娘,則是喜歡趁下午沒客人時來吃點甜食,偶爾就被她的兒子笑笑唸叨不能再吃。
一年後,生活看似步入正軌,與客人、鄰居都能歡笑打成一片,只有每天記帳的大嬸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,收支僅僅勉強打平,卻遠遠沒有一點還債的空間。深夜,大嬸眼見家裡剩下最後一批嫁妝,嘆口氣準備收拾時,接到一通電話,來自雜誌社共事的前同事,簡單噓寒問暖後,前同事直接就問大嬸,想不想進知名銀行上班?
「啊?我這麼老,別說一般上班族工作了,這麼大的銀行怎麼可能會要我?」話雖這麼說,但沒錄取頂多就繼續擺攤而已,大嬸也沒顧慮太多,這職缺的工作內容主要是電話推銷,想著跟以前賣書也差不多,便跟著前同事一起投履歷。
即使後續順利完成面試與筆試的階段,大嬸仍不抱過多期望,平常心做好手邊的蔥油餅生意。
不知過了多久,久到大嬸幾乎要忘記這個銀行的職缺,竟突然接到銀行的錄取通知,還收到一封簡訊這麼寫著,因大嬸在面試時表達、邏輯各方面表現良好,尤以真誠、努力不懈的求職過程感動面試官,成為該批錄取者中年齡最長卻表現最好的人。大嬸終於在此刻流下積壓已久的眼淚。
轉眼又過了十年,大嬸早早還完欠款,還在銀行上班,雖然不時抱怨奧客讓她頭痛,卻也添購不少家電。「我是在紓壓!我還是有在控制花費的!」人生的坎好不容易過去了,花點小錢忘卻小折磨,哪算得了什麼?